2月10日,杭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钱江海关召开杭州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多项重磅经济政策,助力我市经济实现“开门红”!
在2月10日的发布会现场,杭州依据3A级以上物流企业奖励政策,向19家企业兑付资金460万元;依据新电商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向16家企业兑付资金320.09万元。5秒钟兑付780万元“政策红包”。
资金通过“亲清在线”平台,以免申即享方式进行兑现,5秒即可到账,让不少企业经办人直呼“太便捷了”。
其实,2月10日现场兑付的两条政策是2025年杭州新一轮的“8+4”经济政策中的其中两项。今年杭州还有不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更多内容一起了解:
重磅!
杭州推出新一轮的“8+4”经济政策
2025年杭州推出新一轮的“8+4”经济政策,即《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
今年的政策,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政策“加量”。在应承接尽承接的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需要,新增12个政策条款,总共57个政策条款。
二是力度“加码”。对智能物联、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等21项存量政策进行了“加码”,新增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发展航空物流、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等18项政策。
三是资金“加持”。“8+4”经济政策市级财政资金从去年的490亿元,增加到502亿元。其中,专门统筹15.72%的产业资金,集中投向优质新质生产力,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希望培育更多类似于DeepSeek、宇树科技这样的创新企业。
四是兑付“加快”。按照“应上尽上、应兑尽兑、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的原则,加速政策资金直达快享。
其中包含以下八个政策包:
1.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杭州将锚定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和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建设。对于首次认定的新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于企业建设研发总部、参与软科学项目研究、开展技术交易等,都会予以资金奖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杭州将在省级补助的基础上,再予以市级补助。对于企业参与的重点科研项目、新设立的省级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都会予以财政补助。
2.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
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持续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以及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产业。对于获评省级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工作室、经认定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都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3.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杭州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全方位扩大内需。支持汽车置换更新、家居换新,家电补贴由8类扩围至12类,提高电动自行车新车购买补贴力度,售价在6000元以下的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也会有相应的补贴。对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也会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支持总部企业、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保持政策支持力度。对于首次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经认定的文化企业,都会给予资金奖励。
4.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围绕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力争完成综合交通投资532亿元,滚动推进轨道交通项目超300公里。经评估后适时优化完善水路集装箱政策措施,出台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组建30亿元规模低空产业基金,支持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建成无人机公共起降场10个,新增低空航线100条。加快地铁四期工程,区间盾构掘进100公里。
5.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锚定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全年跨境电商规模超900亿元。鼓励“新N样”企业开发外贸新产品,推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打造全国自贸区数字贸易制度创新第一区,数字贸易规模达3350亿元。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西湖国际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提升杭州会展活动影响力。积极开展境外招商,实际利用外资全年超7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35%以上。
6.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集中精力抓好省重大项目2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市重点项目900个左右、年度完成投资2300亿元以上。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上级资金支持。激发民间投资,力争产业基金、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投向民间投资项目比重,由“3个70%”提升至“3个80%”。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1000亿度以上、天然气供应20亿方以上,安排绿电交易15亿度以上,推动全市工商业电价每度下降3分钱以上,持续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7.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区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30个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持续培育20条以上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利用城乡“金角银边”场地新增村级健身广场、体育公园等便民设施。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对于高效生态山林经济基地给予资金补助。推动以淳安县汾口镇、威坪镇为重点的新一轮中心镇工作。
8.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服务配置机制。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加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全市新(改扩)建中小学36所,新增学位5万个。新筹集公租房36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400套。全面完成20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推动15-20年住宅老旧电梯能换尽换,完成住宅老旧电梯更新6000台。实施城中村改造6897户。为保障各项政策能够有效落地,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人力社保局将分别制定财政金融保障清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清单、能源保障清单、人才要素保障清单,为政策落地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海关政策专区”上线
海关服务更具精准度和实效性
发布会现场还发布了“亲清在线”平台“海关政策专区”,该平台已在近日上线试运行,将帮助进出口企业更便捷了解、熟悉和运用相关政策。
试运行的“海关政策专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杭州梳理的海关总署近年来出台的现行有效的涉企政策法规(130余项),涵盖进出口管理中关税征管、货物监管、检验检疫、原产地管理等各个方面,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海关规定。
二、自2023年以来对外公告的海关总署规范性文件(270余项),涵盖了最新的海关政策动态及相关监管要求。
三、杭州收集的自2022年以来世界各国出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即通常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共3330余条),涵盖食品、农产品、轻化工产品等各类产品,有助于企业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
可以说,这个“海关政策专区”,是现行有效的涉海关政策举措的大集成。
企业登录“亲清在线”平台,即可方便查询全部政策信息。此外,海关还将通过系统,对全市进出口企业进行精准画像,新政策上线公布后,海关会将政策链接通过短信、微信推送的方式,发送至符合画像的企业联系人,实现“一策一推”,企业点击链接即可轻松查看。
专区的设立,变政策“零散公布”为“集中公开”(政策集成)、变“企业找政策”为“海关喂政策”(主动推送)、变政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精准推送),将有助于进出口企业解决全球贸易措施信息不对称、对进出口政策掌握不及时不透彻、未能第一时间享受到国家制定的各项进出口惠企政策等现实痛点,有效提升海关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