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政务动态
竞速智能网联汽车,杭州步入“快车道”
信息来源: 市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 2024-06-07 12:00 浏览次数:

究竟什么样的创新,能够颠覆发展数十年的汽车行业,开辟乘用车的“新赛道”?

20年前,马斯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电动化。20年后的今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已然占据了产业高点,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零售渗透率超过了50%。

汽车产业的下一个里程碑是什么?

产业界的普遍共识是,新能源汽车的“后市场”,是另一个正在浮出水面的新赛道——智能化竞争。其中,呼声最高的当属智能网联汽车。

面对新一轮产业竞逐,杭州也积极参与其中。本月初,《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杭州成为继深圳和上海后,国内首个以地方性法规具体规范支持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省会城市。


加速起跑,为何是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产业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而智能网联汽车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添智能科技,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和产业价值。相关技术和应用正在迎来拐点,智能辅助驾驶大范围普及已成为确定性趋势。

与此同时,国家层面的政策也密集出台。顶层设计的推动,进一步加速了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进程。

巨大的产业想象力,刺激着各城市加速入局。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40余个省市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扶持政策,或是拿出“真金白银”引进企业,或是鼓励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

向来逐浪产业潮头的杭州,不仅是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和推广试点城市,还是国家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和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城市。近年来,杭州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已突破2000亿,初步形成了“一核(钱塘)三心(滨江、萧山、余杭)多点”产业布局。

在杭州当前聚力打造的“五大产业生态圈”中,作为横跨“智能物联”和“高端装备”两大产业生态圈的集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杭州当前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想象一下,一辆辆智能网联汽车在道路上自如穿梭,能够智能感知周围环境,为驾驶者提供全方位的辅助。如今,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不断落地,这一系列科幻电影里的无人驾驶场景,正加速走入杭州市民的生活。

公交车、出租车、快递配送,机场、火车站、风景名胜,越来越多的场景和服务体验,开始融入自动驾驶的元素。市民们对自动驾驶应用体验持续深入,正是杭州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加速商业化模式拓展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体现。


抢占高地,杭州为什么能?

杭州的汽车产业起步早,但与产业一线城市相比,规模其实并不算大。在这样的基础上,杭州为什么能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抢占高地呢?

这离不开杭州超前的产业布局。对新经济向来持开放态度的杭州,在全国率先开放了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测试许可,2015年就启动全国首个5G车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并且,这种敢为人先的开放,是持续不间断的。2018年,杭州又出台了《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在云栖大会期间向阿里巴巴发放了第一张测试牌照,在全国率先开展真实路测。

到了2019年,萧山5G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系统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又让杭州有了全国首个在社会开放路段实施并面向商业运用的车路协同项目。

到今年5月正式落地的《条例》,更进一步明确了杭州市政府在智能网联汽车和低速无人车道路测试、创新应用活动方面的监督管理联合工作机制。

该机制遵循分级管理原则,系统地规范了相关活动的具体流程,涵盖管理机制、申请条件、审查流程、行为规范、监管要求以及退出机制等六大方面,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可以看到,密集的政策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杭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与之呼应的是,相关产业链企业也在杭州不断生根,比如中国视谷集聚的一批视觉智能企业,萧山万向的线控底板,以及海康智联的交通板块等。这些分布在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不同点上的前沿技术积累,为杭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驾驶专委会委员孙一飞看来,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要比传统汽车长很多,不仅涉及前端的芯片、算法,还有中间的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和后端的运营、服务等。他认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杭州《条例》的落地,全域开放道路场景,允许各个级别的无人驾驶车在道路上测试行驶,将有利于测试企业进一步加快软件和硬件的算法迭代,从而拉动杭州相关产业链条的整体发展。


乘势而上,杭州如何保持?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格局或如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形成几个突出的头部重镇。那么,杭州该如何乘势而上,赶超一流实现领先呢?

孙一飞认为,杭州目前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也有潜力成为这样的重镇之一,如果想将这一产业打造成杭州的产业名片,或许在大型企业之外,也同样可以加强对于产业链中小型企业的关注和政策扶持。在他看来,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除了通用场景的自动驾驶外,特定场景的自动驾驶研发中,中小企业等创业公司,同样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杭州如果加强对这一部分企业的政策关注和招引,或将有利于创业生态的塑造。

此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应用也面临市场接受度、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考验。有业内人士表示,参考国内突出城市,杭州也可以通过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市场需求,来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同时,还有创业者指出,能否在全市范围塑造出产业氛围,同样至关重要。其认为,杭州可以充分利用在智能科技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建立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多方参与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共同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和市场问题。

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正是当前杭州积极推动发力的方向。

当前,杭州正聚力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的方式,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等未来产业。根据杭州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要力争实现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市域全开放,创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典范。

此外,营商环境也是杭州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的重要底气。杭州出台此次《条例》前,除了组织理论界交流外,还组织了众多行业头部企业以及产业链各环节企业进行座谈,以确保相关内容能切实促进相关企业发展。

在一系列产业规划和目标指引下,在全市形成产业促进氛围的背景中,在日常的各类资源倾斜下,我们有理由期待,杭州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积聚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

参考资料:

[1]《杭州“量身定制”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性法规》每日商报[2]《在杭州街头打一辆Robotaxi》21世纪经济报道[3]《如何抢占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杭州杂志[4]《杭州加速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建设全国“车路云一体化”标杆城市》消费日报[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都市快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