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政务动态
杭州铁路枢纽,如何深度融入全国“朋友圈”?
信息来源: 市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 2024-05-07 09:00 浏览次数:

近日,杭州钱塘枢纽迎来新进展,钱塘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完成施工招标,标志着项目将在近期开工建设,几年后杭州将迎来一座新的高铁站。

这也意味着,杭州向“高铁之城”持续迈进,2017年批复的新一轮杭州铁路枢纽规划“一轴两翼六客站”总体布局正在加速形成。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当越来越多铁路枢纽点亮杭城版图,会给这座新晋超大城市带来什么?杭州又将如何借此深度融入全国“朋友圈”,在新时代的发展洪流中乘风破浪?


交通枢纽,更是能级枢纽

杭州GDP站上2万亿,并一跃成为超大城市,其不竭动力,在于坚持统筹城市内涵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交通,是关键一环。

目前,杭州已有杭州东站、杭州西站、城站、杭州南站4座始发火车站。接下去,杭州还将有机场高铁站、钱塘站。几乎每个方向都有一座铁路枢纽布局,显而易见的是,杭州城市发展框架因此大幅拉开。

更重要的是,城市间联系的极限被刷新——杭州的任何一个主要火车站,都有能力前往几乎所有方向的车次,这意味着在六客站的环状布局下,杭州的高铁出行无需穿过一座城,出发地与目的地时间距离再度缩短。

对内以地铁编织生活脉络,对外以高铁勾勒发展宏图,杭州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正深刻重塑其内外交通结构。地铁网络如同城市的血脉,高效疏导城区人流,缓解交通拥堵;高铁线路则如动脉般输送着能量,加速各大城市间的人才交流、商贸往来与物资调配。

事实可以印证。去年10月,杭州西站首添往返于北京的高铁列车,尽管杭州与北京之间高铁往来已有10余年,却仍有不少地处城西的企业为此喜上眉梢。杭州西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处城西科创大走廊,该公司董事长刘朋坦言:“花在路上的时间短了,我们与客户商谈的时间就能拉长,处理北京合作方的突发事件时能更及时。”

放眼全国,以交通枢纽之力构建城市能级新标尺的案例,比比皆是。打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川渝滇等高铁通道的贵阳,跃升为数字经济“新贵”;进入高铁时代的襄阳,与武汉、西安、郑州、重庆等大城市形成了“两小时高铁圈”,吸引了大量投资,汽车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杭州亦如是。待新一轮杭州铁路枢纽规划路线全部建成,加上未纳入杭州枢纽的建衢、金建两条路线,杭州市域高铁总里程将增至790公里;再加上远期的宁杭二通道,杭州将引入14条高铁,数量将超过上海、南京、合肥,居长三角城市首位。

在“高铁之城”加持下,杭州角逐“长三角第二城”,将更有竞争力。


枢纽经济,带来新产业格局

事实上,区别于普速时代,高铁站不再仅是一个交通运输设施,“枢纽经济”成为共识,成为打造经济新形态的“起爆器”。

杭州早有铺垫。东站枢纽开通后,客流优势就很快转化为经济优势——2.58平方公里内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品牌商业、知名酒店、行业领先的文创类企业等陆续入驻枢纽区域并快速投入运营。根据数据,自2013年开通后仅7年多时间,东站枢纽核心区域入驻企业总税收就达11.9亿元。

新地缘和新空间革命,带来了新的产业格局,传统房地产业和土地经济逐渐退向幕后,取而代之的是科创产业和楼宇经济的发展。

当西站枢纽开建,几乎是原班人马入驻,在城东新城的建设经验上,用“站城融合”的新模式,谋一座新城,发展总部经济,打造杭州科创CBD。就在不久前,云城科创总部基地招商推介会在杭州举办,围绕西站枢纽推出13宗产业地块,吸引全国80多家头部企业关注。

钱塘区处于G60科创走廊、沿海大走廊交界处关键节点,即将正式开工的钱塘枢纽,也将与钱塘高铁新城并肩,发挥“枢纽”与“门户”的功能叠加优势。曾参与过钱塘区建设规划的福睿智库首席研究员周罡,看好钱塘区的发展:“未来,钱塘区极有可能成为杭州的‘浦东’,成为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

枢纽不是孤立个体,通过轨道交通的穿针引线,将发挥更大的综合效应。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中国内地地产业务总经理何家华曾分析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认为充分利用“机场+高铁+地铁”交通资源形成立体枢纽,可以形成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会展经济等现代产业经济集群。

在用好自身资源禀赋,实现高铁、机场、港口联运,杭州“综合枢纽经济”的潜力巨大。

随着高铁机场站枢纽及连接线建设,杭州萧山机场也将跻身空铁联运行列,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将是“空铁联运”的首获益者,进一步激活“临空经济+智能制造”,成为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强大引擎”。

往更长远看,杭州萧山机场空轨联运理论上可覆盖杭州市域内五大高铁站,将实现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1小时空铁联运覆盖。而杭州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临空经济示范区,或将跃升为融合城东智造大走廊与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硬核中轴。


虹吸之下,深度融入全国“朋友圈”

重大枢纽连起更密集的高铁网、航空网、城市轨道网、高速路网,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它打通的不仅是一座城市对外的通道,对于杭州这座正在迅速发展的超大城市,其虹吸效应呈几何级增长。

在杭州西站、商合杭高铁湖杭段启用通车之际,浙江交通集团轨道交通管理部总经理叶翰松就给出这样的评价:“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杭州城西片区通往全省乃至全国大中型城市的道路。”

有“华东第二通道”之称的商合杭高铁,架起了促进资源流动的桥梁。河南省和安徽省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劳务输出人数合计超过3000万人。浙江省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对劳动力等资源具有较强的吸引效应。西站枢纽的落地,以及商合杭高铁的全线通车,让两个地区间的合作与发展顺利实现“握手”。

虹吸之下,是区域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如今长三角织成了全国最密的高铁交通网,将区域内27个城市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半小时至3小时经济圈”,使长三角地区一跃成为世界级城市圈。

劳动力、财富、物资、信息等资源借助越织越密的高铁网络在区域内实现了更加高效顺畅的流动,不仅畅通了区域发展微循环,更爆发出经济引擎发展新动能。

还有更多期待。杭州在完成“一轴两翼六客站”的铁路枢纽布局后,将通达全国9个主要方向,深度融入全国“朋友圈”。

上海浦东机场将直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助力杭州科创CBD打造人才高地;杭州与武汉的距离将再度拉近,华中与华东的数字经济发展将携手并进。

由此也能清晰看到,杭州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正紧握“亚太国际门户重要枢纽”的战略定位,稳扎稳打步步前行。

通过构建“高铁之城”,杭州将持续提升其在中国东部及亚太区域的交通节点权重,拔高城市能级,藉此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提升自身影响力,赢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优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