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一夜春风来,“ChatGPT”火遍了科技圈。
2022年11月底,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发布了聊天机器人ChatGPT,据报道,截至2023年1月末其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
随着ChatGPT火出圈,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热度也持续走高,百度、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网易都宣布加大对AIGC的投入。那么,杭州有没有在尝试做自己的“ChatGPT”呢?
答案是:有。
阿里达摩院在2月8日对网传其正在研发类似ChatGPT对话机器人的说法,回应表示“确实在研发中,目前处于内测阶段”。网上还放出了内测图片,从内容生成上看,相当靠谱。
杭企里近期因涉及AIGC概念业务而备受关注的企业也不少,如西湖心辰、初灵信息、当虹科技等。杭州北冥星眸科技有限公司近日上线了一款AIGC产品——一个名为“南徐法海”的AI机器人DEMO(样品)。
就像GPT模型经过几代训练积累,杭州的AI发展之路也经历了多年积累和升级。
人工智能一直是杭州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据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系列《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近五年杭州稳居十大算力城市的前三席,与北京、深圳角逐,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当前,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覆盖了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形成了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产品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在创新载体方面,杭州率先布局人工智能科创平台,拥有阿里云城市大脑、海康威视视频感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以及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数据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创新平台。
但即使拥有了雄厚的研发实力,在AI应用与大众化中间还有一只拦路虎。
“近十年来,AI的研究发展迅猛,但AI的应用始终是一大难题,使用门槛过高限制了AI的潜能。”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达摩院副院长周靖人曾表述AI应用为何难以走向大众化。
为此2022年9月,阿里达摩院联手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共同推出AI模型社区“魔搭”ModelScope,旨在降低AI的应用门槛。魔搭社区提供众多预训练基础模型,只需针对具体场景再稍作调整,就能快速投入使用。
同时,杭州的科技公司还找到了一个现成的试验场:电商产业。作为电子商务之都,频繁更新的内容需要催生了电商对于AIGC的市场需求,这成为当前AIGC在杭州市场化落地的支柱项目。目前杭州科技企业的AIGC服务已经能实现电商场景的快速搭建,除了营销文字外,商家所需要的产品介绍,图片素材都可以通过AIGC自动生成。去年流行一时的AI绘画,部分新媒体已经在使用的AI内容生成,以及数字化咨询、AI广告创意等,杭州企业的相关产品也已推出。
此外,杭州市政府也在努力扩展AI应用场景建设,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新的试验场。去年底杭州发布《2022年杭州市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涉及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多个领域,共46个重点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入选。
目前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浙大等科研院校都在加大对AIGC领域的研究。今年1月11日,阿里达摩院发布2023年十大科技趋势,其中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生成式AI在列。趋势报告这样写道:“AI正在加速奔向通用人工智能。生成式AI将迎来应用大爆发,极大推动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与创造。人工智能诞生数十年,人类对‘通用AI’的想象从未如此具体。”
我们如何看待AIGC技术以及ChatGPT的成功?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鲍虎军认为,AIGC是元宇宙的关键技术挑战,而ChatGPT在内容创作领域实现了革命性的进展,其成功离不开非常强大的技术创新、工程实现能力以及投资人的勇气。
而细观以上要素,杭州并不缺乏。或许随着我们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攻关上不断取得进展,以及加大应用场景开拓力度,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进一步优化,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将打开,杭州在AIGC领域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资料来源 | 杭州发布、都市快报、每日商报、CSDN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