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信息 >> 政务动态
“锚定”国际大都市,杭州发力现代服务业
信息来源: 市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 2022-08-18 16:29 浏览次数:

日前,浙江省第二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名单公布,杭州4家平台“榜上有名”,分别是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技术服务创新发展区、钱塘科学城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创新    发展区、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新城生命健康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北部软件园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截至目前,杭州已有10家平台被列为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涵盖了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现代金融、数字贸易等产业方向,它们在空间布局、建设规模、创新能力等维度遥遥领先——这亦是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翻开杭州服务业的“账单”,有组数据十分瞩目:202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同比增长8.7%。截至2021年末,服务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近七成,全市市场主体近九成从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超六成,创造税收收入超七成。可见,服务业已经成为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

杭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杭州的发展定位——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6月24日召开的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彰显了杭州对于现代服务业的重视,会上发布了现代服务业“1+N”政策体系,全面打响“杭州服务”品牌,并定下目标:到202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6万亿元。

服务业是杭州的战略支柱产业。服务业稳则经济大盘稳,服务业兴则城市发展兴,服务业优则生活品质优,因此必须始终把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突出的位置。

业内人士指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既包括新兴服务业,也包括对传统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其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纵观世界一流城市的发展脉络,几乎都有一个由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发力现代服务业,无疑是杭州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走向国际大都市的必经之路。

那么杭州能否以现代服务业这张“金名片”敲开国际都市大门呢?杭州有着雄厚的现代服务业基础,从近年来的政策、资源要素、创新融合等维度来看,杭州已经在谋篇布局,正在紧紧抓住数字化的风口,蓄力现代服务业向着国际化城市道路“奔跑”!

在政策“护航”方面,杭州明确提出了构建现代服务业“1+N”政策体系,“1”是《推进杭州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N”是聚焦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配套的若干个政策。此外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形势、新冠疫情等多重压力,杭州以“杭十条”“服务业纾困40条”等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服务业企稳回暖。

在市场要素方面,从《杭州现代服务业“十四五”规划》中,可以看到杭州早已前瞻性的进行布局,提出建立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 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优先保障规划提出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所需要素资源,从土地、资金、营商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护航服务业市场主体。

在创新融合方面,杭州深厚的数字根基如今正在释放着强劲动能。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以“数字+AI+服务业”为导向,力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高地;钱塘服务业创新区正依托雄厚的产业资源向着杭州市科创服务集聚新高地、杭州湾数字服务集聚新高地和浙江省数字贸易集聚新高地的目标发力……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正在激发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

当然,前行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需要清醒看到,杭城知名品牌、知名机构等从数量和体量上距离国际化水平还有着一定差距,新的现象级商业模式尚未显现。改革开放、转型升级便是“突破口”,杭州显然也在努力中,进一步减少或取消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加大现代金融、数字贸易、商务服务、文化服务、旅游休闲等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力度,争取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从产业链发展到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赋能城市发展。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产业孕育城市气质,也驱动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无论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稳定就业人口的功能,抑或是其高效能低消耗的特性,都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在无形中承载着“滋养”城市发展、打响城市品牌的重任。

杭州这座城市,既有悠悠千年历史韵味,又具备现代化活力,既有自然人文的禀赋,又有发达的现代产业……随着现代服务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可以看到杭州向着“国际大都市”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资料来源:浙江省发改委、人民网、杭州日报、新消息新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