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医学装备联盟专家委员会和医学影像智能阅片及远程诊疗中心正式落地杭州未来科技城。
这两个平台有何独特之处?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具体来看,人工智能医学装备联盟专家委员会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浙江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十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国家级平台,旨在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医学装备融合发展。
医学影像智能阅片及远程诊疗中心则依托2020年底落户在未来科技城的国家卫生健康委超声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等,致力于研发出一批腹部、心脏超声影像智能诊断、CT/MRI影像智能诊断等智能化医疗装备,助力未来科技城打造成为医学影像智能阅片及远程诊疗国家中心。
当前,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渗透与融合趋势日渐显露。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的《2022十大科技趋势》中提出,人工智能与精准医疗深度融合,将助力诊疗精度与效率提升。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科技城此次落地的两个平台,对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医学人工智能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有着积极意义。
近年来,未来科技城不断整合优势科研力量、优化布局,围绕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促进医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前,已重点开拓数字健康、医药研发、医学健康服务等细分行业,5G远程诊断、智慧医疗、AI辅助诊断等新兴业态模式不断涌现。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医学人工智能高价值创新项目大赛在未来科技城收官。未来科技城明确抛出了橄榄枝:落地项目将得到全方位政策支持,包括对顶尖人才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对独角兽企业给予累计最高1亿元补助等。
种种现象表明,当前未来科技城正加速培育医学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并将加大相关领域应用的落地。
公开信息显示,以此为契机,接下来,未来科技城将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装备领域的落地应用,打造以医学大数据为驱动的人工智能健康产业链。
事实上,未来科技城正是杭州医学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如在政策体系方面,鼓励围绕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放宽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孵化时间和户均面积等要素限制。在平台建设方面,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已开展“AI+医学”交叉学科联合培养,良渚实验室(系统医学和精准诊治)、西湖实验室(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2家省级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就等。
杭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在融合发展的趋势下,一大批新物种企业正在诞生。据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中国数字医疗新赛道新物种研究报告2021》,杭州以23家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囊括了一批发力医疗大数据、互联网医院、AI辅助诊疗、基因科技等领域的企业。
当前,杭州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万亿产业目标,到2030年,杭州将形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双万亿级产业支撑的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杭州医学人工智能产业或将加速发展,进一步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涌现,增强杭州重点优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届时,也将有更多的新物种企业跻身产业新赛道。(作者 | 何也 编辑 | 李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