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是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是全省重点构筑的三大科创高地之一,也是当前杭州正在全市域重点建设的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市新材料产业生态圈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07亿元,增长7.3%,高于规上工业0.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0.8%。
从产业规模看,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领域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934亿元、329亿元和44亿元;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164亿元、62亿元和8亿元。从产业增速看,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领域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8.2%、8.4%和0.1%。
事实上,上述数据正是杭州新材料产业生态圈加速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如在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光纤光缆、纤维、有机硅等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区域影响力不断增强。光通信是富阳区的传统支柱产业,光纤光缆产量一度达到全国总量的1/4;萧山区在化纤纺织领域现有产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其中纤维新材料领域约占七成;建德有机硅材料产业已形成从硅矿冶炼、硅粉生产、单体合成、下游产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杭州拥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一批在新材料领域创新优势突出的重点高校;与此同时,还拥有新材料相关的硅材料、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化学工程联合、现代光学仪器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研究平台。
在企业集聚方面,经过多年发展,杭州在金属材料领域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杭州永磁集团已成为世界重要的铝镍钴永磁生产基地,省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出了3D打印用铁基金属粉末材料,科德磁业产品成功应用于航天集团项目。
近年来,杭州依托城西科创大走廊、萧山科技城、桐庐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平台,着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化,以优势产业为核心打造链式集群,重点布局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新型前沿材料领域。在有机硅材料、光通信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子与微电子材料等细分领域,杭州已经聚集一定优势,除本土企业向新材料方向转型升级外,还吸引了不少新材料企业落户杭州。
新材料发展,顾名思义重点在于科创出“新”。近年来,杭州在新材料产业研发费用投入经费居全省之冠,建设了以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西湖大学、乾元科学研究院、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浙江省科创新材料研究院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创平台院所。当前,杭州正着力解决新材料产业化中最重要的产用结合问题,在11月底首批认定的15家概念验证中心中,有4家为新材料领域服务。
按照杭州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杭州市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初步建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新材料研发和制造高地。
下一步,杭州将瞄准新材料产业中的功能膜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微纳材料、生物材料等领域,继续推进产业链优化,推动提质增效,促进转型升级,支持平台强化,加快场景开放和人才引培,推动技术、产品、价值链升级,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格局。
(资料来源 | “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杭州统计局、萧山区人民政府、浙江在线、杭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