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区县信息
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蝶变展翅”
信息来源: 市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 2018-02-27 00:00 浏览次数:
分享到:

  近日,杭州日报头版“乡村振兴的杭州探索专栏”刊发文章《昔日城中村变身金融筑梦之所》,讲述了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发展变迁。掩映在玉皇山和钱塘江之间的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就像是从水泥森林的大都市中剥离出的一处安静的小世界。亭台楼榭,草木成荫,仿宋建筑、江南民居等特色建筑群分布其中。

  一年多前,“江南1535”搬至基金小镇,作为合伙人之一的沈联,用“气场很合”来评价搬到这里的感受。说是上班,沈联更愿意说是从“水泥森林”跳到了“山清水秀”里工作。“之所以搬到这边,是看中小镇的产业聚集效应,周边的企业都是做风投和创投的,氛围很好,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也有利于信息、创新等资源的整合。”沈联开玩笑说,平时在小镇里和人喝个咖啡,都很可能“意外”拉到一笔风投资金或寻找到一个好的投资项目。

  但换做十几年前,这样的未来简直无法想象——基金小镇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吴青松介绍,上世纪,这片地域主要是农田和养殖鱼塘等,直到杭州陶瓷品市场落户,带来了厂房和仓库,“村集体经济大部分就靠市场、厂房和仓库租金。”事实上,当时的老玉皇村就像一块“等待未来”的片区,产业更新是推进转型的最有效方式——自2007年起,上城区将目光瞄准服务业,把原有废旧仓库改建成文化产业园区,但文创产业刚起步时资金短缺问题凸显。这时,赛伯乐基金顺势进驻,成为首家进驻小镇的金融企业。吴青松说,当时的大背景是,杭州市提出要大力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而上城区金融机构密集。同时,在市场需求作用下,许多私募机构、银行及券商陆续进驻玉皇山南,“建立一个对冲基金小镇的想法开始形成。”

  小镇改造,文创起始,金融迭代,谱写了资本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和改革创新的篇章。自2015年5月基金小镇正式挂牌,此后便以远超众人设想的速度发展——服务方面,“一片丹心”为企业和人才提供“店小二”服务,打造国内最完善和高效的私募基金生态环境;人才方面,专业金融人才从0飞跃至5000;对接世界方面,与格林威治小镇签订了友好合作备忘录,成立了纽约、伦敦代表处……凭借山水之美、民资之利、人才之智、服务之优,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成为浙江省经济转型的一扇窗口。其从无到有,从诞生到繁荣的蜕变样本,在当下中国实施乡村振兴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命题中,不仅鲜活生动,同时深刻有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